干貨:智能無線攝像頭韓國KC認證,5 步辦出合規證

?行業資訊 ????|???? ?2025-09-11

很多商家覺得 KC認證 “流程復雜,還要找韓國代理人,太麻煩”,其實只要跟著這 5 步走,每一步避開坑,最快 4 周就能拿到 KC 認證報告,完全不用慌 —— 這是我帶著團隊辦過近 2000 個 KC 認證總結的 “高效流程”,每一步都有真實案例支撐。

智能無線攝像頭韓國KC認證

第一步:確認 “認證范圍”,別漏了 “特殊功能”

辦認證前,先把智能攝像頭的所有功能列清楚:比如 “WiFi 6+4G 聯網 + 夜視功能 + 移動偵測 + 雙向語音”,這些功能都要包含在認證范圍內,不能漏報。去年有個客戶漏報了 “雙向語音” 功能,認證通過后才發現,只能重新補充檢測(雙向語音需要測 “麥克風的電磁輻射”),多花了 8000 塊,還耽誤了 1 周貨期 —— 這就是 “貪省事的代價”。

怎么確認范圍?教你個簡單方法:把產品說明書(要中英文雙語,韓國需要)里的功能全標出來,再跟 KC 實驗室對接,讓他們幫你核對 “哪些功能需要額外加測”。比如 “夜視功能”(帶紅外燈),需要測 “紅外燈的電氣安全”(避免漏電);“移動偵測” 需要測 “傳感器的抗干擾能力”(避免誤觸發),別以為 “功能小就不用測”。

第二步:找 “韓國當地代理人”,別找 “二手中介”

韓國 KC 認證有個硬性要求:中國企業必須找韓國當地的代理人(Agent),負責和 KATS 對接、提交材料、后續維護,沒有代理人就沒法申請認證。很多商家圖便宜找 “國內中介”,結果中介再轉手找韓國代理人,不僅加價(中間賺 20%-30% 差價),還可能因為溝通不暢耽誤流程 —— 去年有個客戶找的國內中介,把 “移動偵測” 翻譯成 “??? ??”(正確應為 “?? ??”),導致材料被打回,多等了 10 天。

怎么找靠譜的代理人?記住兩個標準:① 有 KATS 官網備案的 “正式代理人資質”(可在 KATS 官網搜代理人名稱查備案);② 有智能攝像頭 KC 認證的服務經驗(比如之前幫多少家中國安防企業辦過)。我們實驗室長期合作的 3 家韓國代理人,都是做了 10 年以上的,基本不會出溝通問題 —— 代理人選得好,認證沒煩惱;代理人選得差,錢貨兩空怕。

第三步:送樣檢測,重點盯 “4 個高頻不合格項”

送樣時要注意:至少送 2 臺完整樣品(1 臺測,1 臺備用),還要帶 “產品電路圖、PCB 版圖、BOM 表(物料清單,需標注每個元器件的型號和供應商,比如 WiFi 芯片用的是高通還是聯發科)”,這些文件要是不全,實驗室沒法開始檢測,會耽誤時間。

檢測時重點盯 4 個最容易不合格的項目,提前做好準備:

① 電氣絕緣強度:測攝像頭內部電路和外殼之間的絕緣性能(防止漏電),KC 標準要求 “在 1500V 交流電壓下,漏電流不能超過 0.75mA”。去年有個客戶的攝像頭,PCB 板上的導線離金屬支架太近,絕緣測試時漏電流超標,后來加了一層絕緣紙,二次檢測就過了(成本只增加 2 毛錢)。

② 無線頻率合規性:按 KC 0601-1 標準,測 WiFi/4G 的頻率是否在韓國合法范圍內。之前有個客戶的 4G 攝像頭,因為支持的頻段包含韓國未開放的 “2.3GHz”,檢測直接不合格,后來屏蔽了這個頻段才達標 —— 這就是 “沒提前查韓國頻段要求的坑”。

③ 電池過充保護:按 KC 62133 標準,電池充到 150% 電量時溫度不能超過 85℃。去年有個客戶的電池沒加 “過充保護 IC”,測試時溫度升到 105℃,后來加了 IC(成本增加 1.8 塊),就過了 —— 別小看這 1.8 塊,能避免幾十萬的召回損失。

④ EMC 輻射:測攝像頭工作時的電磁輻射,不能干擾其他設備。之前有個客戶的攝像頭因為 “紅外燈驅動電路設計不合理”,輻射超標 2dBμV/m,后來優化了濾波電容才達標 ——EMC 是智能攝像頭的 “高頻坑”,一定要重視。

第四步:提交材料 + KATS 審核,別犯 “文字錯誤”

檢測通過后,需要把 “檢測報告、代理人資質文件、產品說明書(純韓文!)、申請表、PCB 版圖(需標注關鍵元器件位置)” 等材料提交給 KATS 審核。這里最容易踩的坑是 “說明書翻譯錯誤” 和 “文件蓋章不規范”。

去年有個客戶的說明書把 “請勿安裝在潮濕環境” 錯譯成 “?? ??? ???? ????”(正確應為 “?? ??? ???? ?? ????”,差一個 “?? ?” 就成了語法錯誤),結果被 KATS 打回 2 次,耽誤了 2 周審核時間;還有個客戶的申請表蓋了 “公司業務章”,但 KATS 要求必須蓋 “公司公章”,只能重新提交 —— 所以材料準備好后,最好讓韓國代理人幫忙審核一遍,別自己悶頭做。

第五步:拿認證 + 貼 KC 標志,別漏了 “關鍵信息”

KATS 審核通過后,會頒發 “KC 認證證書”,接下來就是貼 KC 標志。韓國對 KC 標志的要求很嚴,智能攝像頭因為帶無線功能,標志旁邊還要多標一個 “無線認證編號”,具體要求有 3 點:① 位置要顯眼(比如攝像頭底部或背部,不能藏在安裝支架后面);② 尺寸不能小于 5mm×5mm,印刷清晰(不能用貼紙隨便貼,摩擦后掉了不行);③ 必須標注 “KC 標志 + 認證編號 + 代理人名稱 + 韓國額定電壓(220V~50Hz)+ 無線認證編號”。

去年有個客戶貼標時漏了 “無線認證編號”,結果貨到韓國后被海關查到,要求重新貼標,光滯港費 + 貼標費就花了 2 萬 —— 這就是 “細節沒做到位的代價”,貼標前一定要對照 KATS 的要求核對 3 遍。